医院文化设计丨了不起的中医药文化
中医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,它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精华。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》提出,“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,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“钥匙”的独特作用。”“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文化土壤,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,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。”我们应该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中医药文化,传承中医药文化,发展中医药文化。
正确认识中医药文化
中医药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。中医药文化的源头是《易经》,它是群经之首,诸子百家之始,是中华文化总源头。《黄帝内经》的理论基础也是《易经》。中华文化的精髓,就是四句话:“天地一体,天人合一,天地人和,和而不同”。它从天道论人道,道是宇宙自然的规律,是世界观问题;德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做,是方法论问题。一个是形而上的问题,它包括天道、地道和人道;一个是形而下的问题,是科学的东西,行为的范畴。作为医者,要“精诚厚德至善”。
中医药文化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对中华民族都意义重大。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而对于当下和未来,它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。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而言,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站稳脚跟的重要支撑。中医药学传承着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基因,中医药文化是实现中西医结合、形成当代整体医学的核心价值观之一。
如何对待中医药文化,如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,如何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,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。
传承与创新的原则
要辨证地传承。首先要认真吸取中医药优秀文化思想精华,其次,对糟粕的东西有鉴别地对待,有扬弃地继承。
要创造性发展。继承不能完全照搬照抄,创造性发展才是目的。要赋予其时代内涵,并吸取借鉴现代医学的成果。
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涵,拓展其外延。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脉络、基本走向,梳理凝练中医药文化体系框架和基本内容,阐释中医药文化的价值理念、鲜明特色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,并将中医药文化的概念拓展到大健康的方方面面。
构建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。丰富中医药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,坚持以中医药核心价值观引领典籍整理、学术研究、文化活动、健康教育、礼仪规范等。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临床实践、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产品研发、基础建设等业务工作结合,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的文化底蕴,弘扬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。
促进国际间交流传播。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。加强与外国政府、国际组织和海外知名文化传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,建立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体系,丰富中医药海外传播内容,提高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。
浊毒理论作为新时代中医原创理论,是对中医药文化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。它将浊毒分为天之浊毒、地之浊毒和人之浊毒,正是体现了中医的天人合一文化。
它把人之浊毒分为身之浊毒和心之浊毒,重视精神意识思维对人体的影响,体现了中医的形神相俱文化。
化浊毒治疗观,以及关爱地球外环境、净化人体内环境的健康观,正是内因主导文化和和谐共生文化的生动体现。至于大医精诚文化,其实也正是浊毒理论提出的文化动力和运用准则,没有精诚仁爱之文化涵养,不可能孕育真正的中医理论,这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,也是浊毒理论的核心理念。
以文化为载体让中医药走向世界
中医药文化不仅是我国独特的文化,也是中医药走出去的的重要载体,只有让世界人民了解、接受了中医药文化,才能逐步接受中医药的治疗。如何能更好地传播、弘扬中医药文化,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予以落实:
增强文化自信以坚其心。文化自信,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。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,那就是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中医药文化要走向世界,首先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否则便是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必须要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为根基,不断增强文化自信,坚定中医信念,才能行稳致远。
借鉴当代科技以精其术。《孙子兵法》说:“道为术之灵,术为道之体;以道统术,以术得道。”道是术的灵魂,术是道的载体,要用正确的思想来统御一切技巧方法。而一切正确的道都应该来源于实践——术,是术的升华。两者相辅相成,不可或缺。治病救人是中医药文化的关键属性和核心理念,因此坚决不能固步自封,排斥现代科技。而应该积极借鉴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,在中医特色理论指导下更好地为患者服务,以术载道,以术弘道。
顺应时代潮流以广其用。“世界潮流,浩浩荡荡,顺之则昌,逆之则亡”。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形成已是大势所趋,这是一个对健康需求多元化的时代,中医药文化要想发展,也必须主动顺应这个历史潮流,把自身核心的健康观融入“健康中国”的各项事业中,针对当代人类健康的焦点问题,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,才能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,为全人类的健康贡献中医智慧。